【推荐者】四川东风电机厂有限公司董事长、党委书记唐建国,工会主席苗志中 2$kBs.0
SJ ^9
【推荐理由】作为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四川东风电机厂有限公司的一名冷作工,王品盛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闯劲和勇于创新的精神,始终在实践中钻研,在钻研中提高。他熟练掌握水轮机转轮、蜗壳、机座、凝汽器等冷作技术,攻克了一个个难题,成为技术工人中的佼佼者。 1#B*KtM
w;2HpXP
【王品盛小档案】 5p<BpxCU
UM\nu-[`8
工种:冷作工 职称:冷作工技师 "p<F3{p
n8gAq($;a1
绝活:水轮发电机转轮、蜗壳、机座、凝汽器等关键部件的冷作技术。 -lyiR$4/^
68h7BaIt[
经历:1975年进入东风电机厂,从事冷作31年。2004年获全国“五一劳动奖章”,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。 lAr$v U'
!AtQ2V/
由于长期在高温和电弧光环境中工作,王品盛的皮肤泛出引人注目的嫩红,双眼一见强光就禁不住眼泪,手上的皮肤无数次地蜕了长、长了蜕,腿上也密密麻麻满布了无数烫、碰、撞伤的疤痕……但却换来了31年、1万多个日子的所有产品一次检查合格率保持在99%以上的奇迹。在东方电气集团四川东风电机厂有限公司,员工们把王品盛誉为专挑“高难度”应战的人。 tV(5B}
S,uQ&{C$
冷作是焊接分厂技术难度最大的工序,产品质量完成得怎样对后面的工序有很大的影响,可谓一荣俱荣、一损俱损。31年前,初当冷作工的王品盛完全看不懂图纸,更不用说装配焊接技术了。可他天生有股挑战自我的劲头:“别人能干的我为什么不能”?凭着这股钻劲和韧劲,王品盛从头学起,仔细观察,记下每一个技术要领;别人下班了,他又找来图纸反复对照琢磨,再进车间实地演练,走路、吃饭都在思考冷作技术,家里也成了教室,摆满了图纸与冷作*作书籍。终于,他把自己练成了厂里的冷作尖子。 w`!n.e
gS*X6"s;B
一次,公司接到出口德国沃尔沃公司的工程机械产品——稳定架的订单。该产品技术要求高,对公司的装配与焊接技术都是一个严峻挑战。为此,公司成立了由各工种组成的技术攻关小组,王品盛以其精湛技术和突出表现被任命为组长。稳定架焊缝多且集中,焊接变形是最大的难题,其中一些部件要求不经机械加工,表面不平度不超过0.5毫米,加工出来的孔同轴度必须控制在误差0.01毫米以内。这样的技术要求,几乎是冷作工无法逾越的高难度。 $
*p
X]aj9+c-4
在接下来的10多天里,王品盛带着攻关小组上百遍分析研究图纸,无数次探讨装配方法和步骤,尽量把可预见的问题考虑周全,确保万无一失。当采用手工加“反变形”及“火焰校形”等技术手段生产出完全满足图纸和工艺要求的产品时,熬红了眼睛、瘦了一大圈的王品盛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。 7wLBE~$
+pK{8&A$
此后,王品盛一鼓作气,带领攻关小组相继攻克了前后机架、动臂等装配难关,在批量生产过程中,王品盛及其攻关小组创下月生产50台稳定架的纪录,确保了生产周期和质量。负责接件验收的德国沃尔沃公司工程技术人员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:“你们做得最好!” 4<=q|RxV?~
-aLkF|7
在过去的31年里,诸如解疑克难之事成了王品盛的家常便饭。为此,他付出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。大前年8月初,王品盛主动向公司“揽”下广西思安江电站两台蜗壳的装配任务。该任务生产周期只有20天,其时又正逢出口德国工程机械产品生产的紧要关头,冷作小组员工只能抽出2人参加蜗壳装配。为了赶工时保质量,王品盛与另一名电焊工交叉作业,两台蜗壳同时装配,常常是这台蜗壳里装完一节又立刻转移到另一台蜗壳。室外气温高达30多摄氏度,钢板蜗壳里更是酷热难耐。20天里,王品盛每天都在蜗壳座环中爬上爬下,在壳节里钻进钻出,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,最后终于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两台蜗壳的装焊任务。 X__#Gc|
xlH;'Lg
1
从2000年到2005年的6年间,王品盛完成定额工时49317小时,相当于20年的工作量。2006年,王品盛以他“干一行,爱一行,平凡岗位建功业”的崇高精神被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的100集纪录片《中国劳模》100个拍摄对象之一。(高柱 鲁艳琼、钱岷涛)
|
一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