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fn_DBZ
济三矿现有青工3800多人,占职工总数的60%,是生产经营的主力军。近年来,该矿把培养造就一批业务精湛、作风过硬、勇于创新的青年人才队伍作为重要工作来抓,建立健全一系列工作机制,为青年人才搭台,各类青年人才脱颖而出,涌现出“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”综掘三区生产一班、“山东省青年文明号”综采二队,全国煤炭青年“五四”奖章获得者陈勇、“首届全国煤炭工业百名优秀青年矿工”孟强、兖矿集团第九届“十大杰出青年”李强等一批优秀团队和个人。 i:T@TQH3
f~tqqa
理论塑才:凝聚共识 VB%EC%e
sbnsYbY#
“我觉的企业改革发展需要大刀阔斧,这样有很多的好处。”“我觉得还是循序渐进,因为……”5月16日,济三矿团委组织的“改革增能力、创新破难题”辩论赛现场气氛热烈,辩手们唇枪舌战、妙语连珠。 E$6P#
r[P
viZFsy o
本次辩论赛围绕“改革增能力、创新破难题”主题,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广大青工明晰改革形势、寻找改革方法,从不同角度深入理解矿井改革发展的客观性和重要性,提升青工参与改革、投身改革的积极性。 ~p.Qq6tAv
<^_6Nxvq
以正确的思想引导青工,凝聚青工思想归属。结合形势政策和矿井实际,这个矿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,在青工中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。开展“青春加油站”、“青年微互动”等活动,倾听青工在业务学习、业余生活、职业需求等方面的热点问题,帮助青工随时掌握信息知识、汲取正能量。开展“中国梦·企业梦·青年梦”征集、“学习榜样,畅谈梦想”大讨论活动,为青工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。利用青春大讲堂、身边感人事迹、微电影征集、最美青工评选等活动,引导青年提升自我价值。成立青年学习阵地、拍客兴趣小组、驴友群等共青团活动阵地,开展好书推荐、心得交流等灵活多样的青年活动,激发青年活力。 zg7$E=/6
A+))xD>
技能强才:不拘一格
G.Y:g
Z_H3
7=
职工能翻多大筋斗,就为他搭建多大的舞台。济三矿青年突击队、青工创新团队、劳模工作室、岗位练兵、QC、“五小”成果评比、争当矿“十佳青年”等特色活动长年不断,为青年人提供了学习、交流、提升、展示的平台,促进了他们快速成长。 s~WF* PfgP
},3*8
多次被集团公司评为“青年岗位能手”的边震不仅自己成长为“革新能手”,还带领19名技术人员成立“劳模创新工作室”,积极开展节支降耗、技术攻关活动,先后指导完成各类创新项目13项,7项成果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,《煤矿智能组合开关装置》荣获山东省第四届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。 }rJ.!'OA
EX:B?`
“80”后的仲崇坤是地测中心一名青工,每天与几百米下的地层打交道,他不仅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地工作,更坚信复杂的地质条件为自己成长成才提供了更广阔空间。凭借精湛的业务,他一举夺得集团公司第六届岗位技术比武矿山地质工冠军。 i\7B&( a|
48pv&tm
技术比武活动是提升青工业务素质的有效载体。这个矿坚持每年组织全矿青工技术岗位练兵比武活动,充分发挥技术状元、技术能手的带头示范作用,组织青工与他们签订师徒合同,建立师徒考核奖惩制度,落实师徒责任,实现“名师”带“高徒”。探索组建大学生专业班组,大胆使用道德品质高、业务素质强、职工反映好的青工参与班组管理,对于青年职工占比超过60%的班组,至少配备一名30岁以下的大专以上青工担任副班长,不断夯实班组建设基础。 |QuGs&=
N;7$-mIF
如今,借助青工成才立体平台,一批批“蓝领精英”成为矿井的“明星”。在集团公司第六届职工岗位技能比武活动中,该矿获奖数量和综合排名位列集团公司第一,56名青工在集团公司技能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,36名青工获矿“青年岗位能手”荣誉称号。 v(#Dm#~Y
7ELQju!b
机制荐才:惜才如金 &x |